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
2015-06-16 15:12:20 4843人浏览
碘和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可形象地比喻为“U”形,低了有害,过高了也有害。但是怎样才能保证我国居民的碘营养状态始终处于安全的范围,免受碘缺乏和碘过量的危害呢?
碘摄入的推荐剂量是12岁以上成人150ug/天,6-12岁儿童120ug/天,孕妇哺乳期妇女250ug/天,碘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ug/天。尿碘是监测碘营养水平的公认指标,尿碘中位数(MIU)100-200ug/L是最适当的碘营养状态。一般用学龄前儿童的尿碘值反应地区的碘营养状态:MUI<100-80ug/L为轻度碘缺乏,MUI<80-50ug/L为中度碘缺乏,MUI<50ug/L为重度碘缺乏。
碘缺乏病主要病因是环境缺碘,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本病分布广泛,国内多省区均有分布。该病主要多见于远离沿海及海拔高的山区,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极少。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随着碘缺乏程度的加重而增加。1994年,全民食用加碘盐作为一项国策在中国推行。碘缺乏病逐渐减少,然而对于碘摄入量充足的人来说,过多的补充碘元素可能会诱发或促进甲状腺功能衰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的发生和发展。
碘过量近年来受到了国际甲状腺学界和地方病学界的高度重视。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于2001年首次提出了碘过量的定义(尿碘大于300ug/L),一致认为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研究发现碘超足量地区(尿碘中位数200~300ug/L)和碘过量地区(尿碘中位数>300ug/L)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分别为11.3倍和12.6倍升高;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4倍和5.5倍升高。而对于碘缺乏地区补碘至碘超足量可以促进亚临床甲减发展为临床甲减。碘超足量和碘过量主要危害碘营养敏感人群。这个人群包括:具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人群、既往贻患甲状腺疾病人群、碘缺乏严重地区人群、甲状腺抗体阳性人群。近年多项在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高碘地区学生的智商明显低于适碘区。另外高碘对性功能的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曾显示碘盐的摄入量与男性精子计数有一定的关系,提示美国人食用碘盐可能导致男子的精子计数减少。这不能不说是过量补碘带给我们的另类担忧。
2011年,我国公布的《食用碘盐含量》规定:每千克食用盐产品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为20-30ug,各省市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上下浮动30%,即每克食用盐中碘添加量在14ug至39ug之间。故盐产品中碘含量应依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980年我国首次在沧州黄骅发现高碘甲状腺肿的流行,之后,在沧州沿渤海海滨的海兴、盐山、孟村等县都有高碘水源和高碘地甲肿。近年来随着饮水结构的改变,有些地域由原来的缺碘变为高碘。抽样调查沧州市180个乡发现,水碘中位数高于150μg/L的乡(镇)有64个,占总乡数的35.6%,分布于沧州市12个县(市、区),高碘受威胁人口数为1978590。触诊检查了10个乡2082名8~10岁学生甲状腺,甲状腺肿大率为9.46%。10个乡学生尿碘中位数范围为249.2~1294.2μg/L。得出结论为沧州市高碘分布广泛,应在高碘地区停止碘盐供应或寻找适碘水源以减少高碘的危害。但也有例外,孕妇的碘营养不足,未达到适宜水平。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因普查特殊人群尿碘测定,进而根据不同县(市、区),不同人群,进一步判断是否需额外增加碘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