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沧州市中心医院 官方网站! 当前时间是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强学科 促发展】2025年CSCCP全国阴道镜和宫颈疾病规范化培训(沧州站)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召开

2025-11-14 20:56:36    10人浏览
图片

2025年11月8日—9日,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沧州市医学会联合主办,沧州市中心医院承办了2025年CSCCP全国阴道镜和宫颈疾病规范化培训(沧州站)暨沧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第一次宫颈病变规范化诊治学术会议。以“创新引领,精准防治”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宫颈疾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通过专题培训、学术报告和前沿探讨,为沧州及周边地区的妇产科同仁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图片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沧州市医学会会长、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高广明出席并致辞;大会由沧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沧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刘世凯主持。

图片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宫颈癌防治工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前路漫长;期待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将宫颈与阴道疾病领域的最新知识与先进理念推广至各级医疗机构,共同为保障女性健康贡献力量。

图片

沧州市医学会会长、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高广明表示,医院高度重视宫颈癌防治工作,持续强化学科建设,已获批多项国家级诊疗中心与筛查基地;肿瘤院区启用将创新推行“一站式MDT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流程服务;希望与会同仁珍惜学习机会,将规范技术融入实践,共同推动妇科肿瘤诊疗水平提升,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会议期间,举行了沧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宫颈病变学组成立仪式,标志着沧州市在宫颈疾病防治领域进入体系化、规范化建设新阶段。未来,学组将积极搭建学术交流与技术推广平台,推动国内先进防治理念在沧州落地生根,持续提升本地区宫颈癌防治水平。

CSCCP阴道镜规范化培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昀教授做《宫颈3型转化区的阴道镜检查》专题讲座,系统解析了不同转化区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指出3型转化区因位置隐蔽,易漏诊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检查时需借助器械辅助,并善用目镜仔细观察,并强调宫颈管搔刮在老年女性检查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

随后,赵昀教授进行了多台阴道镜宫颈活检及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手术演示。整个演示过程流畅精准,生动展现了该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中的高效应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培训通过系统化理论讲授、实操指导与理论考核的形式,显著提升了学员的阴道镜诊断水平,为本地区宫颈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题学术讲座 

共话精准防治新篇章

11月9日的专题学术讲座中,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宫颈癌防治热点、难点展开精彩报告。

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讲解《子宫颈癌筛查及分流相关问题》,指出我国宫颈癌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实现WHO消除目标任重道远。当前筛查首推25-64岁女性采用HR-HPV核酸检测,并对筛查异常者实施精准分流。除细胞学检查外,p16/Ki-67双染、DNA甲基化、HPV基因整合等新型分子标志物在分流管理中展现出重要作用,能有效提高病变检出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阴道镜转诊。

图片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高蜀君教授讲解《阴道内镜可视化诊治宫颈管病变》,系统介绍了阴道内镜在宫颈管病变诊治中的优势与应用。讲座通过多个临床病例,强调了对持续或反复出现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需警惕残留、复发及隐匿性宫颈癌的可能。阴道内镜可全面观察宫颈管结构,精准识别病灶,结合影像学、病理及分子检测实现多维诊疗。高教授指出,应重视术前全面评估与定位,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加强医患沟通,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依从性,推动宫颈疾病诊治迈向精准化与微创化。

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刘朝晖教授讲解《混合性阴道感染的精准治疗》,指出混合性阴道炎其症状不典型、治疗周期长、易复发,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与阴道微生态评估,强调个体化联合用药与微生态恢复并重。推动阴道感染治疗从“杀菌”向“促菌平衡”转变,助力实现阴道微生态长效稳定。

图片

北京协和医院陈飞教授讲解《荧光光电宫颈病变图像检测法在宫颈病变检测中的研究与探讨》,分享了荧光光电图像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突破性进展。该技术通过光学与电学信号融合,实现宫颈组织代谢、血管、生化等多维度实时评估,一次无创检测即可可视化定位可疑病灶。临床研究证实,其对高级别病变检测灵敏度超90%,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有效解决了“三阶梯”筛查流程长、结果依赖经验、基层资源不足等痛点。这一技术为宫颈癌防控提供了快速、精准、经济的全新路径,尤其适合基层推广,推动我国宫颈癌防治进入精准可视化新阶段。

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赵超教授讲解《宫颈高级别病变治疗的随访》,指出规范随访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强调了对于HSIL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要进行标准的随访,通过规范化随访真正阻断宫颈癌发生路径。赵教授结合典型病例,深入解析了随访策略、复发因素及处理路径,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权威、实用的指导。

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明珠教授讲解《HPV 持续感染相关问题》,指出HPV持续感染是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关键风险因素。研究显示,持续感染与年龄增长、慢性压力及阴道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尤其高危型HPV长期感染需高度警惕隐匿癌前病变。管理上应结合阴道镜、细胞学及分子标志物进行分层随访,必要时行切除治疗。此外,维持阴道微环境稳定及个体化干预对绝经后女性尤为重要。该内容为HPV感染的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片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孙蓬明教授讲解《多模态视角下的HPV和BV混合感染》,从临床、分子机制及微生态多维度出发,系统阐述了两者混合感染的协同危害、相互影响机制及诊疗难点。他强调,整合病原检测、局部免疫状态评估及微环境调控的综合管理策略,对阻断感染进程、降低宫颈病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白会敏教授讲解《早期宫颈癌及宫颈病变保守型治疗》,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精准诊断技术实现宫颈病变的风险分层,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白教授深入探讨了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与手术方式选择,强调了在根治疾病与保护生育力之间取得平衡的重要性。其内容紧密结合最新指南与临床实践,为临床医生在诊疗决策中提供了清晰、权威的参考方向,显著提升了宫颈癌诊疗的精准性与人文关怀水平。

图片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琳教授讲解《绝经后女性HR-HPV持续感染的管理》,指出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及阴道上皮萎缩、变薄,局部免疫力降低,HR-HPV感染风险增高,易发展为持续感染。管理中需重视阴道镜评估困难、转化区内移等问题,强调阴道镜前局部雌激素预处理及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的必要性。对于高级别病变,应积极采取激光、切除等个体化治疗,并加强长期规范随访,以降低宫颈癌及下生殖道病变风险。

图片

沧州市中心医院张敏教授讲解《宫颈病变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系统阐述了从精准筛查、质量控制到个体化治疗的全流程管理。规范化诊疗不仅能显著提升疗效、降低复发,更能避免过度医疗,保障患者安全与生育功能,对减轻社会疾病负担、推动宫颈癌消除目标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图片

图文供稿:王新欣

编辑:刘斯

排版:王雨禾

一审:张敏  王晨

二审:刘世凯

三审:王光亚

主办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冀公网安备 1309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