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为夏秋交替之际,暑湿未退而秋燥渐起,人体易受“湿”与“燥”双重影响,养生需注重健脾养肺、滋阴润燥。
饮食调养 祛湿不助燥:薏米、赤小豆、冬瓜等,搭配少量百合或银耳。 润燥不助湿:梨、莲藕、马蹄等避免过量,脾胃虚寒者煮食。 适当吃酸味:山楂、乌梅、葡萄等。 推荐食疗 山药百合粥:山药健脾,百合润肺,适合秋季养生。 银耳莲子羹:银耳养肺,莲子健脾,加枸杞补肝肾。 薏米红枣粥:薏米祛湿,红枣补脾,适合脾虚湿重者。 饮食禁忌:减少辛辣、油腻、冷饮。 起居作息 处暑后昼夜温差大,注意早晚保暖,不晚于23点入睡以养阴,早起以顺应阳气舒展。中午小憩15-30分钟,缓解“秋乏”。 运动养生 1.选择温和运动,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瑜伽。可常按揉足三里(健脾)、肺俞穴(润肺)、三阴交(滋阴)。 2.晨练不宜过早,清晨露水较重,易受寒湿,建议等太阳升起后再外出活动。 情志调摄 情志上需防“秋悲”,秋季易情绪低落,可通过静坐、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疏解郁结。 注:内容供参考,根据自身症状偏重调整,若症状复杂建议中医辨证调理。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供稿:中医管理科 甄昕
排版:王雨禾
审核:张洁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