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一把蚕豆把2岁男孩“送进”ICU
医生与死神“赛跑”,挽回他的生命
呕吐、尿血、呼吸急促、重度贫血、重度黄疸、肝功能损伤……近日,家住新华区的2岁男孩小豪(化名)突发急性溶血性贫血,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ICU)。
原来,小豪患有我国北方少见的“蚕豆病”,不能食用蚕豆及其制品。沧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产科院区儿童急诊医学部医疗团队与死神“赛跑”,帮助小豪闯过了生命难关。
·一把蚕豆下肚
孩子开始尿血
小豪的家人爱吃炒蚕豆,小豪也偶尔跟着吃一点儿。发病前两天,小豪吃了一把炒蚕豆,足有10多颗。
后来,小豪开始出现精神不振、呕吐、面色苍黄、小便颜色异常等症状。家人吓坏了,赶紧带着孩子来到沧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产科院区就诊。
该院区儿童急诊医学部主任宋丹阳率领医疗团队,为小豪进行抽血化验,检查其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制订治疗方案。
“小豪来到医院时已经成了‘小黄人’。急诊血象显示,他出现了急性溶血性贫血、重度黄疸、肝功能受损等情况。”小豪的主治医生之一崔红帅介绍,小豪的血红蛋白值还不到同龄健康小朋友的一半,属于重度贫血,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经化验和基因测定
确诊为“蚕豆病”
医生一边为小豪完善各项检查、展开对应治疗,一边询问孩子病史。得知小豪此前吃过不少蚕豆,医生一下子警觉起来。
“验一下G6PD,很可能是‘蚕豆病’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宋丹阳说。
小豪的另一位主治医生许萍萍说,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疗团队迅速展开抢救,第一时间为小豪碱化尿液,输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封闭免疫抗体和激素,展开补液治疗、输血治疗等,以维持患儿正常身体功能,促进代谢产物排出,提升红细胞数量,减少炎症反应,减轻溶血现象等,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和生命体征。
经化验、基因测定,小豪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远远低于正常水平,G6PD基因突变,确诊为“蚕豆病”。
许萍萍介绍,“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又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蚕豆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会引起氧化应激。对G6PD活性正常的人来说,这种氧化应激可以被有效抵抗,但对小豪这种先天缺乏G6PD的人来说,吃了蚕豆以后,红细胞无法抵抗这种氧化应激,会被迅速破坏,引发溶血性贫血。“蚕豆病”也因此得名。该病起病急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患儿经过救治
已经平安出院
因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不允许家人陪床,医护人员便主动当起了“临时爸妈”,给予小豪精细化医疗管护和充分的心灵抚慰。
“有一只小熊生病了,很难过,但是它特别勇敢,不怕吃药,努力吃饭,很快就恢复了健康。我们小豪比这只小熊更勇敢,对不对呀……”医护人员用故事疗法、音乐疗法等对小豪进行心理干预,减少他的孤独感、焦虑感等,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
许萍萍说,小豪耍脾气不肯进食,护士就一边哄一边喂饭;小豪觉得无聊,医护人员专门给他带来绘本、玩具,陪他玩;小豪因为想妈妈而哭闹,护士抱起他进行安抚,还每天让他在视频通话里跟妈妈聊天……
经过及时救治、精心护理,小豪住院3天后,血红蛋白值终于接近正常水平,脱离了生命危险。住院8天后,小豪各项身体指标趋于稳定,平安出院。
日前,小豪来到医院进行复查,“蚕豆病”没有复发迹象。(记者代苗苗 通讯员陈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