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沧州市中心医院 官方网站! 当前时间是 :

English
  

习近平:弘扬抗震精神为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016-08-04 15:19:21    2666人浏览

习近平:弘扬抗震精神为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016-07-30 14:57:47 来源: 人民日报

 

上午940分抵达唐山,傍晚540分离开唐山,整整8个小时。

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728日的行程。780万唐山人民心中,每年的这个日子是一个心结,是改写了无数人命运、不会被忘却的伤痛。

40年前的那一天,凌晨342分,7.8级大地震猝不及防,百万人口的唐山顷刻间夷为平地。煤矿之都到满目疮痍只在一瞬间。

40年励精图治,唐山凤凰涅、浴火重生。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唐山,走进这座焕然一新的现代都市。他说,这次来唐山,主要是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

两次深切缅怀

955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第一个地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考察在追忆和缅怀中展开。

厚重的地震纪念墙伫立,镌刻着24万多地震罹难同胞的姓名。不远处,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遗址,破败的烟囱、杂草丛生的厂房,永久定格了那场灾难。

习近平总书记表情肃穆,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

拾级而上,习近平总书记走到花篮前,轻轻整理缎带。“献给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一行字,在阳光下镀上一层金色。

无数人翘首凝望。他们捧着鲜花、扶老携幼,为罹难的亲人遥寄哀思。习近平总书记向他们挥手致意,他问身旁的唐山市地震局局长郭彦徽:“有没有漏刻到墙上的名字?”“自纪念墙建好,每年都会有补记。”

仰望纪念墙的碑记,清晰记载了大灾之后的壮举:“冒余震之危、飞石之险,匍匐互救、扶危拯绝,慷慨舍身、义薄云天。”“中央关怀、举国支援、军民携手、同赴危艰,栉风沐雨、重整家园。”……

这是英雄的城市,这里有英雄的人民。

追忆让人感怀。2010年,习近平曾到唐山考察。再次来到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说:“40年前的大地震虽然摧毁了一个城市,但没有摧毁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帮助下,唐山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废墟之上、危难之时迸发的精神力量,闪烁着穿越时空、照亮未来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两次生命奇迹

1000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疗养院院长杨震生一见到总书记,就道出了自己名字的来历:“我是地震那天出生的,父母希望‘震后新生’。”唐山市有18所截瘫疗养院,杨震生所在的正是其中最大的一家。院里186位病人,多数是大地震中的截瘫伤员。

他们创造了两次生命的奇迹,一次是40年前在废墟瓦砾中获救幸存,一次是打破了生命时长的断言。

“现在,唐山市还有960位地震截瘫伤员,其中最大的97岁,最小的44岁。”杨震生说。地震在截瘫伤员身上留下的伤痕难以修复,心底的阴霾却渐行渐远。阳光照进疗养院,这里生机勃勃。

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铸就了生命的奇迹。杨玉芳、高志宏夫妇,坐在轮椅上的伉俪,在这里相识相恋、喜结连理。他们争相向总书记讲述日子多美好:“连我们也没想到,40年了我们活得越来越滋润。大家说我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其实这个奇迹是党创造的、国家创造的。”

爱好创作的杨玉芳将地震经历写成一本书,他和爱人选了其中一首歌颂解放军救灾的诗歌《见了你们格外亲》,即兴为总书记深情朗诵:“40年了,我在梦中还常常会追着军旗下的橄榄绿呼唤!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条心……”

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延续了生命的奇迹。疗养院阳光房,二胡声起,截瘫伤员姚翠芹高歌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声明亮,余音绕梁,习近平带头鼓掌。

她曾经是能歌善舞的文艺兵,因地震高位截瘫,“那一刹那天塌了”。医护人员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悄悄放到她的病床前,安慰她、鼓励她、照料她。姚翠芹再次扬起生活的风帆。而今,她是疗养院的歌星,自称“幸福的残姑娘”,走到哪,总有一帮“铁杆粉丝”。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康复室,几位截瘫伤员正在器械上锻炼。听说大家都是1981年疗养院建成时就入住,他说,一住35年,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这里就是家。

谁下雨天腰疼,谁爱吃猪肉包子,谁在耍小脾气,医护人员都能说得出来。一位位白衣天使,簇拥在疗养院门口。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一握手,一一问候。他动情地讲了一段话:“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唐山大地震是毁灭生命的灾难,但我们这里看到了浴火重生:有伤残者的奋斗毅力,有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还有广大医护人员充满大爱的无私奉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事业、医疗卫生健康工作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的事业是最高尚、最神圣的。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我们一定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历史性任务完成好,这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两次凤凰涅

1050 唐山市规划展览馆:“努力把唐山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唐山城中有一座凤凰山。空中俯拍的地震废墟照片,只有凤凰山仍是高高耸立。在这张照片前,有人发出疑问:唐山会不会在中国版图上消失?

重建的脚步,几乎与救灾同步。英雄的唐山人民,“在震后10天生产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14天,电厂并网发电;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争气钢’”……

唐山市规划展览馆二楼,抗震40周年成就展。习近平总书记放慢脚步,细细观看。

2015年唐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全部财政收入分别比震前的1975年增长72.8倍和141.4倍,城乡居民收入比震前分别增长118.8倍和130.5倍。”陡峭的柱状图,见证了唐山的凤凰涅

曾经,唐山以煤为傲。这座近代工业的摇篮,在优化升级、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会不会被历史包袱拖得走不动?新时期,一些人对唐山前景不免忧虑。

6年前,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唐山,他提出“三个努力建成”,成为指导唐山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展览馆三楼,这三句话格外醒目:“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唐山市负责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介绍了落实“三个努力建成”的举措和成效。高耸的吊塔、轰鸣的机器、汽笛声嘹亮的货轮……还有一幅地图,东抵韩国,西连欧美,北入俄罗斯,南至澳大利亚,生动勾勒了唐山迈向世界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看了表示肯定:“要抓住历史性机遇,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努力把唐山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40年沧海桑田。习近平总书记走出规划展览馆,举目远眺。唐山市工人文化宫、大剧院、图书馆,一座座崭新的文化地标拔地而起。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开滦采煤的沉降区,如今绿意葱茏,景色怡人。

绿色,成为唐山又一次凤凰涅的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这里游人如织。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园艺展区,缤纷的色彩、沁人的芬芳,装扮着世博园,也装点着唐山人的新生活。习近平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可以积极促进唐山绿色发展,提高唐山市建设管理水平。”

两次追问“承诺”

1140 路北区祥富里社区:“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

唐山市地图上,路北区位居核心,也是核心功能区。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这里仿佛看不到地震的痕迹。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路北区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小区——祥富里社区。

40年前,人口密集的这一地区饱受创伤。40年来,它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以惊人的速度走向新生。“祥富里是老名字还是新名字?”听到总书记的提问,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林静回答说:“新名字!这是地震后的第一批安居工程,寓意祥和富裕。”

地震的记忆无声地镌刻在每一寸大地上。从灾难中走来,他们对党的恩情、对祥和的日子,更多了一份珍惜。

社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有个雅致的名字“为民阁”。党建服务的牌子前,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社区党支部的情况介绍。陈林静语速挺快:“26个楼栋党支部,每个支部都有个性化承诺。”习近平总书记问:“个性化承诺?”

陈林静滔滔不绝地讲到了下一个话题。总书记插空追问:“什么样的个性化承诺?”陈林静认真作了回答,她还举例说,有的楼栋老人多、行动不便,党支部代办许多事项。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珍视共产党人的一诺千金。承诺了,就要落实好。总书记勉励他们说,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要时时贯彻党的宗旨,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让社区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作用、展示良好形象。

社区服务中心有两个房间,是许多社区居民常来转转的宝地。

一个房间叫“文明堂”,王跃东正给满满一屋子的邻居们上课。祥富里建设书香社区,从拾秋诗社活动报名的参与人数上可窥斑见豹。此时,黑板上一首《重温入党誓词》的诗,就是诗社学员的作品。总书记站在一旁,耐心地听王跃东剖析这首诗作的立意、主旨、写法。他评价说,这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另一间名叫“和谐园”。总书记走进房间时,82岁的黄润丰老先生正埋头创作,事后回忆起来,他颇为遗憾,竟然忘了把自己的画作赠送给总书记,“这些画作代表着我们的好日子”。

总书记的牵挂在这里听到了答案,居民们讲:“我们周二、周三唱戏,周四画画,周五书法,还会学电脑。”“画画陶冶情操,也广交朋友,楼上楼下熟悉得像亲戚一样。”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非常丰富,其乐融融!”

两次抗灾救灾

1500 唐山市一间会议室:“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座谈会。河北省的工作汇报,很多笔墨放在了汛情上。现场播放了一则抗洪PPT短片,汹涌的洪水牵动人心。

40年前,唐山大地震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抗灾救灾。今天,河北在经历一次抗灾救灾新考验。719日至20日,一场特大洪灾,将河北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灾情,河北正努力打好这场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重点讲抗洪救灾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时期,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形势依然严峻。要把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他谆谆告诫、殷殷嘱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当前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违背自然规律,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合规律的“抗”只会适得其反;另一种倾向是不负责任、没有担当、麻痹大意,不作为造成重大损失。

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要树立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观念。他讲起东南沿海地区防范台风洪涝的经验,“宁可十防九空”,也要增强生命的保险系数。

同自然灾害抗争,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力量,彰显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生命的尊重。

40年来,人们从一座废墟城市的涅,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有力指挥书写的奇迹。

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新要求,也赋予新的意义。他说,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强调,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主办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24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冀公网安备 1309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