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首例3D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尤为突出。对于肺癌的治疗方法也发展迅速,通过胸腔镜技术实施全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因其显著的技术优势和治疗效果逐渐成为胸部微创外科治疗此类疾病的发展方向。
近日,我院胸外科在熟练应用二维胸腔镜行肺叶切除的基础上,成功完成沧州市首例3D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3D胸腔镜系统和机器人手术影像系统类似,还原了外科医生的自然立体视觉和深度感知,降低了解剖难度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提高了手术解剖、切割、抓握、吻合、缝合、止血的精确度和整体手术效率,而且还具有机器人手术不具有的“触觉”。此外,与普通的民用3D技术不同,医用3D技术,可使得被摄物体的还原度接近100%,而且不易让人产生眩晕感。因此使医生看得更清楚,操作更准确,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胸外科主任孔繁义介绍,现在妇科、普外科、胸外科等很多科室都在用腔镜做手术,打几个小孔,不用开大刀即可完成手术。但是原来腔镜是二维的,没有立体感,仿佛一只眼看东西。现在国际上最新腔镜技术是三维的,就跟3D电影一样。通过3D胸腔镜系统,二维影像变成三维,术野暴露更加充分,手术医生能够将肺的立体结构看得更加精细和清晰,定位更准,对术中操作有很大的帮助,手术效果更好!谈到此次开展3D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体会,孔繁义主任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和助手们都带着3D眼镜。电脑监视器上显示的患者器官和病灶也都是三维画面,非常直观,且有很好的景深感,操作的空间感很强,定位非常精确,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手术精准性及安全性。”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64岁的女性左肺下叶癌患者。经过1个多小时,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手术时间与普通腔镜手术相比缩短了近1/3。术后第1日,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正常进食。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沧州首例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里,医生们戴上“3D眼镜”,肛肠外科姜国胜主任正在熟练地操作着细长的手术器械,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显示屏。显示屏上,血管一根根地显露,肌束被一层层、一丝丝分离、切断……这个犹如科幻电影般的场景,如今真实地发生沧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中。姜国胜主任带领自己的医疗团队正在应用3D腹腔镜系统为一名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此项技术填补了沧州市该领域的空白;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市结直肠癌微创手术治疗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3D腹腔镜系统是一部三维、高分辨率的系统,术者通过佩戴3D眼镜观察监视器(近视者将3D眼镜直接戴在近视眼镜外),可获得放大4倍的高清晰立体图像,定位犹如开放手术般精准,一旦发生出血,医生可迅速找到出血点进行止血。系统与机器人手术影像系统相类似,能降低解剖难度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提高手术水平和解剖、切割、吻合、止血的精确度。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时,可以更加全面而详尽地了解剖细节,可以充分地显示淋巴结、脂肪、筋膜、神经等精细的组织结构,进行立体的解剖和游离,避免手术的副损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术后疗效,缩短手术时间。较普通腹腔镜手术,3D腹腔镜在分离血管、展示细微结构和还原手术层次感,及低位直肠手术中腹腔镜在盆腔等狭小空间进行操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处理肠系膜下动静脉和乙状结肠系膜外侧叶时,发现原本密切比邻的输尿管间隙明显增大,很容易解剖分离,降低了输尿管误伤的发生率;减少了术中血管和神经的误损伤,基本实现了无血操作。在3D下的手术视野中,由于组织及腔镜下器械的定位可以更加精确,在分离肠系膜下血管、骶前间隙和清扫淋巴结时,遇到细小血管出血都能准确无误地一次性止血。
3D腹腔镜的应用是外科手术的重大进步,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诸多优点,如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术后短期和长期的疗效均良好,成为了结直肠癌治疗的发展方向。我院肛肠外科,是沧州地区较早开展正规腹腔镜辅助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专业科室,每年有近百名结直肠癌患者在此接受腹腔镜辅助微创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手术效果显著,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