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出现的临床症状。持续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细胞损害;高热还可导致机体代谢大量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物理降温能够快速有效地发挥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作用。因此,对于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预防或控制中枢性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并对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现就中枢性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护理及进展简述如下:
一、传统降温方法
冰袋(冰囊)。将小冰块装入冰袋1/2~2/3满,将冰袋装入布套,放置所需处,置冰袋于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不可直接接触皮肤,每次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0min,应加隔一层治疗巾以防皮肤冻伤。
冰帽(冰槽)。头部置冰帽中让脑部处于低温环境,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细胞的耗氧量,后颈部、双耳廓垫海绵,双耳塞不脱脂棉球,防止冰水流入耳内。
擦浴法。用32℃~
环境降温。室温维持到20~23
二、新型的物理降温方法
静脉降温法。为中枢性高热病人静脉输入0~10℃低温液体500mL~1500mL。
热交换导管血管内降温。此法降温速度快、既定温度维持准确、波动性小及复温速度容易控制。使用时将热交换导管通过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于上、下腔静脉中,血管内降温仪把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泵人导管的流人道,再进人导管末端的3个腔内,与静脉内的血液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然后再经导管的流出道回到血管内降温仪系统中。
动脉降温法。动脉内低温液体输入可以达到组织局部低温而避免全身温度变化。须合理选择患者,要排除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并严密监护降温过程。
灌肠降温法。对中枢性高热的老年病人以冷生理盐水行灌肠治疗,其方法是将500~1500mL生理盐水置于冰箱内,待温度降至12~18℃时取出,按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把液体灌人病人直肠内,保留30分钟以上再排出。
医用控温毯降温法。该机设有自动控温系统,病人体温均能按设定的温度值平稳降温,降温效果持久而恒定,不易反弹。同时,通过调节毯面的循环水温,可控制病人体温的降温速度,不易发生寒战,克服了传统物理降温中降温速度和效果无法控制的缺点,有利于对病人的保护。
亚低温治疗仪。又称人工冬眠疗法,将水槽内注入常温下纯净水至水溢出,接通电源,连接好管道,将控温毯平铺于患者身体下面,与其皮肤充分密切接触,患者头部置于控温帽中,通过温度传导而发挥降温作用。体温传感器插入肛门内。打开电源开关,设定参数,也可有“高热降温”及“亚低温”两种功能选择。直至使患者体温达到预设定的温度,体温不反弹则撤机。亚低温治疗仪温度恒定,自动调节良好。